電話:0772-5391629 13877236997
郵箱:739005122@qq.com
地址:柳州市蝴蝶山路58號陽光花園18棟3-14號
網址:www.radioshady.com
短短幾個月,杭州老舊小區碧桂苑小區的“公交電梯”遭遇冰火兩重。政府補貼、企業墊資安裝,激發了小區居民對電梯的熱烈渴求。但在電梯安裝后,乘坐一次一元錢的定價面前,需求一下子癟了好多。
公交電梯不是新事物,全國遇冷亦不鮮見。在碧桂苑小區案例背后,頗受多方青睞的合作模式,為何走到這般境地。公司墊資后能否通過商業獲得回報,以及能否打破老舊小區自籌加裝電梯的困境,仍有一段長路要走。
窘境
下午,62歲的退休老教師俞新水接完外孫放學后,回到小區徑直走進電梯。隨后,他的頭像出現在人臉識別的屏幕里,在選定5樓層后電梯將他們送達。走出電梯,俞新水手機收到一條公交電梯APP信息提示:扣費一元。接著,祖孫二人再下半層,回到4層的家。
公交電梯是在今年2月啟用,安裝俞新水和小區居民沒掏一分錢。外置加裝的電梯荷載8人,采用五層三站式設計,電梯安裝在單元門的正前方,電梯分別在2樓半、3樓半和5樓半???,通過廊橋與居民樓相接,不平層入戶。
俞新水在這里已生活了快20年了,如今難得享受到電梯的便利。他也不再擔心疾病纏上老人后帶來的不體面。在沒有電梯之前,居住在高層的老年人下樓到醫院的方法,就是靠“背”和“抬”。而俞新水生活的碧桂苑小區,居民40%以上都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。
去年9月,俞新水的丈母娘在家里摔倒骨折,救護車擔架沒辦法進樓道。當時的俞新水慶幸自己身子骨還算好,Z后和家人用棉被裹著把人抬下來。再往前兩個月,俞新水更是目睹一位家住五層的老人,半夜11點突發疾病,無法下樓,Z后家人只好求助兩位年輕的鄰居把老人放在棉被里抬下去。
在82歲的母親生病之前,樓新民把走樓梯當作一種鍛煉。去年母親因心臟問題住院三次。母親腿腫,樓新民只能背她下樓,但母親駝背嚴重,樓新民背的時候,母親很難受,每次都會“哎呦哎喲地叫”。
遠不止一戶高樓層的居民感受到電梯帶來的方便。有住在六層的人家,在簽電梯安裝合約時診斷出癌癥,春節住院接受化療,出院后出門全部依靠電梯。也有人Z近腳受傷,每天都要外出去針灸。虧了裝電梯,否則還得跳著上下。
但現實生活中,公交電梯的利用率并不高。更多時候,俞新水還是選擇走樓梯回家。他只在特殊情況下,比如下午接孫子放學回家時坐上一次。像下樓吃早飯、鍛煉買菜這些事,他能不坐就不坐。
技術支持:祥云平臺